4月24日晚7:00,中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沧浪之水》作者阎真教授做客商学院,在管阶一教室为广大商学院学子奉献了题为“《沧浪之水》与当代知识分子”的精彩讲座。管阶一教室座无虚席,商学院数百名学生聆听了讲座。
阎真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沧》的写作背景。他指出中国知识分子正处在一个转型时代,并受到两大“巨型话语”的制约:市场和权利。而正是这两大“话语霸权”,挤压了人文空间,并造成了当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分裂”。
紧接着,阎教授谈到了当代知识分子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他结合自己读《李白传》的感受,细数了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的悲惨命运,进而剖析了造成这些悲剧的根本原因。他说,创造者需要心灵的征程,人格的坚挺,而这是不符合体制要求的。他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坚守人格的意义归结为“心灵的理由”,并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具色彩的风景”。他指出,90年代中期以来,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下大规模地走向世俗,退守个人生存空间,逐渐抛弃了传统文化中的“屈原范式”,但他强调了自己写作《沧》的立场:回应现实但不批判。
谈到知识分子与市场的关系,阎教授认为,市场经济解构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和人格意识。这造成了形而上的物质的贬值,理想主义的式微,功利主义被合法证明。他引用了《沧》中的话:“读书人不可能在现实之外依靠逻辑建立一套价值体系”,说明小说主人公池大为坚守人文理想的失败具有必然性。他指出,脱离市场构筑人文理想是一种乌托邦。并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文化对现实不具有指导意义。因为这是一个相对主义的时代,即没有绝对的东西,也再没有终极、崇高的意义。
阎教授还谈到了知识分子在面对权力的两种选择:一是像小说中池大为最初那样坚守人格;二是接受权力,对权力来源负责。进一步探讨了当代知识分子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被同化的力量以不动声色的强制性逼迫就范,失去身份。
对于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人格 、心灵需要”与“功利,名望,市场需要”之间的悖论,阎教授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指出,只有市场生出的力量,才能平衡利润最大化的冲动。并强调,当代人文理想不与市场沟通是没有前途的。
最后,阎教授与现场同学积极互动,对同学的提问一一给予了解答。在场同学无不为阎教授睿智,幽默而又充满人文思考的讲话所感染,并报以热烈的掌声。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