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ome
首页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南大学商学院“双碳背景下我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暨商学院经管学术论坛第370期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4-23 浏览次数:

2025年4月20日下午,中南大学商学院经管学术论坛第370期在商学院江湾楼203福达厅举行。本次讲座汇集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王兆华教授、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邵帅教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姬强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於世为教授、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欧训民研究员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双碳背景下我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报告。讲座由中南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刘咏梅教授主持,危平教授、李大元教授、汪阳洁教授等教师及相关硕博生参加。

王兆华教授以“面向碳中和的我国重点领域低碳转型情景模拟与实施路径”为题展开讲座。他指出,实现碳中和目标不仅需要技术的突破,更依赖科学的政策设计与系统的实施路径。他通过构建多情景模拟模型,分析了工业、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的低碳转型趋势,并提出了“协同治理、分阶段推进”的路径建议,强调应加强跨部门协同与多元主体参与。

邵帅教授以“数字服务化与制造绿色化”为题进行分享。他强调,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正推动制造业向绿色化方向转型。他以具体企业案例说明数字化平台如何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与碳排放监测能力,并指出未来应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绿色服务新业态,以实现传统制造的高质量升级。

姬强研究员则围绕“AI赋能气候风险测度”展开深入阐述。他表示,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新能源产业形成潜在风险。AI技术,特别是在气候大数据分析和风险识别中的应用,正成为气候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他建议,应构建基于AI的气候风险评估系统,提升我国能源系统的韧性和应变能力。

於世为教授以“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生态建模与要素解析”为题进行分享。他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出发,构建了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生态系统的多层级模型,详细解析了政策制定、执行及反馈机制中的关键要素与互动关系。他指出,要实现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可持续性,需优化政策组合、强化制度协同,构建良性的政策演化生态。

欧训民教授则以“氢基燃料的技术经济分析”为主题,重点剖析了氢能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潜力与挑战。他认为,氢基燃料作为未来低碳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清洁、灵活等优势,但其在制氢、储运及终端应用方面仍面临成本高、技术路径分散等问题。他呼吁应加大对关键技术的投入,完善产业链协同机制,推动氢能经济早日实现规模化、市场化发展。

交流互动环节,现场师生踊跃提问,纷纷就自己在学术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思考向各位专家请教。大家围绕如何选题与锚定目标期刊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专家们结合自身丰富的学术经验与敏锐的学术洞察力,给出了深入浅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指导,一一耐心为大家解答,令大家受益匪浅。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未来应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需求,主动对接世界科技前沿,超前布局重大科研项目,打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通道,加快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最后,刘咏梅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并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诚挚感谢。(图文:潘也;一审:陈格,二审:万萍,三审: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