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中国新闻社湖南分社记者刘柱应邀来学院为商学院信息通讯部、宣传部以及新媒体小组的各位通讯员做了一次精彩的培训。
院团委常务副书记陈文老师主持培训会,她对刘柱先生的学业和事业经历进行了简要介绍后,培训会正式开始。刘柱先生为大家播放了中新社的宣传纪录片,介绍了中新社的发展历程和新闻风格。培训中,刘柱先生询问了大家是如何认识新闻的,刘柱先生一一肯定了他们对新闻不同的看法。最后刘柱先生总结到,“何谓新闻?发掘事实,倡导价值。”刘柱先生认为,新闻的架构是最为重要的,在于“话语体系的掌控与表达”。在随后的两个多小时的培训中,刘柱先生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整个培训从“新闻的特点”“新闻的报道风格”“优秀稿件分析”“如何改进我们的稿子”等几个方面展开。刘柱先生用五个字概括了新闻应有的报道风格,“实、宽、短、快、活”,“实”是指用事实说话,以平实的态度说话,力戒官话、套话、上纲话和“应当懂得”之类的教训话;“宽”是指报道领域的宽泛;“短”是指短小精干,开门见山,力戒废话;“快”是指报道及时,以“敢为天下先”的拼抢精神提高新闻的时效性;“活”是指行文活泼,角度新颖,注重细节。刘柱先生认为,在这五个字中,“短”“实”“快”是最为重要的。

随后,刘柱先生对自己所写的7篇代表稿件和一篇法新社的优秀稿件做了重点分析,借此让在场的同学们体会到新闻通讯中每一句话为什么写,怎么写以及如何更睿智地透露出的观点和情感。
对于如何改进自己的稿子的问题,刘柱认为,“扭转惯性思维,拓宽惯性眼界,打破惯性笔调,拥有惯性思考”就是改进我们稿子的24字方针。在场的学生们都结合自己做宣传信息工作的经验做了分析和研究。
最后,培训进入到互动环节。在场同学就自己对新闻撰写方面的困惑向刘柱先生积极发问,刘柱则耐心地进行答复。参与培训的周同学认为通过这次交流可以让自身更好地转换角度,转换思维去开展宣传信息工作,做出更多特色和亮点。
(通讯员:李奕萌/摄影:邓志诚)
(责任编辑:商学院团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