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ome
首页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商学院李晓萍副教授在《人民日报》撰文建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发布时间:2016-03-31 浏览次数:

中南大学商学院、金属资源战略研究院智库建设再添佳绩,李晓萍副教授在2016年3月28日《人民日报》上发表名为《推动生产力水平整体跃升》的理论文章,为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言献策。文章指出,从成功实现赶超的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在供给侧实施一系列推动国民生产体系提质增效的政策是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后应对要素成本上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文章建言,当前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从推动国民观念转变、建设完善的生产力促进体系、构建中小企业评价系统、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全国性的技术转移中心、高度重视产业技术与技能人才培养、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改革等六个方面着手,加快推进我国供给体系的技术能力、效率与质量提升。文章全文如下:

推动生产力水平整体跃升

从发达国家尤其是成功实现赶超的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在供给侧实施一系列推动国民生产体系提质增效的政策,是一国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后应对要素成本上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正面临要素成本快速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以及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与后发国家追赶等严峻挑战,迫切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而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推动供给体系技术能力、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积极推动国民观念的转变,让持续提升效率与质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信念,形成崇尚效率与质量的社会氛围。当前,我国一些企业缺乏做实业的精神,经营管理层和员工缺乏职业精神,这不利于国民经济生产体系提质增效。我国可借鉴日本、新加坡等国经验,通过长期、全民范围内的宣传和教育,转变国民观念,让国民充分认识到提升效率与质量的重要性,进而将持续改善效率与质量的精神和理念贯彻到日常工作中。

建设完善的生产力促进体系,更加注重帮助企业提升科学管理水平与企业劳动者技能。我国虽然也有类似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但这些中心更注重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而日本、新加坡促进生产效率与质量持续改善的部门更注重促进企业生产管理、现场管理、经营管理水平与企业劳动者技能的提升,帮助企业形成持续改善生产率与质量的企业文化与制度。我国可以尝试整合现有资源与机构,从协助与促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员工技能、技术能力以及协调三者发展能力等方面着手,促进企业生产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构建中小企业评价系统,建立全国性的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协会和中小企业大学,助推中小企业提升管理水平。譬如,政府主导中小企业评价系统的构建,并吸引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中小企业评价系统商业化运作,政府为接受咨询与评价的中小企业予以一定补贴和资助。同时,政府主导和资助建立中小企业大学,用于培训和认证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师,以此保证整个中小企业评价系统诊断、评价与提供咨询服务的质量。提升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将有力推动中小企业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全国性的技术转移中心,助推中小企业技术升级与技术创新。产业技术研究院应致力于为中小企业研究开发低成本、适应性的共性技术,并结合设备推广和工程管理服务推广,实现共性技术的突破和推广。同时,研究院还应设立技术转让中心和产业服务中心,前一中心旨在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技术交易项目的受理与评估等,加快先进技术、技术创新成果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后一中心要为企业特别是缺乏工程化能力的中小企业提供设备安装、设备检修、设备调试、人员培训等服务。

高度重视产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强“工匠型”的实用技术人才和工程人才的培养、培训。日本、新加坡、德国等国有大量旨在培养“工匠型”技术人才和工程人才的大学,这些学校的生源基本上与研究型大学是同样一流的。根据我国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现状,不妨在一些大学设置专门的“技术工程学院”,与企业合作培养工程师和知识型技术工人。加强企业、职业学校、工程型大学和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体系,提升广大产业公认的技能水平,从而提高我国制造业整体技能水平与劳动生产率。

加快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改革,严格保护消费者权益。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建立消费者集体诉讼制度;完善和强化消费领域惩罚性赔款制度,确保惩罚性赔款的震慑作用;落实和完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避免消费者因鉴定难、举证成本高、不专业而难以维权的问题;严禁地方政府干预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的审理而保护本地不良企业。(李晓萍 中南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来源: 《人民日报》(2016年03月28日 23 版)http://sz.people.com.cn/n2/2016/0328/c202846-28025337.html

(责任编辑:科研管理办)